video
日前,经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鉴定、海关总署全国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专家组确认,中山港海关在进境船舶截获的病媒生物为印度翠蝇,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此前,中山港海关关员在中山港货运口岸对一艘自中国香港进境的船舶进行登临检疫时,发现餐厨区域天花板、窗台有蝇类及昆虫数头,现场关员迅速采集样品送检鉴定。
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鉴定,送检样品中有1只雄性蝇类为印度翠蝇。蝇类是海关口岸病媒生物监测防控的重要对象之一,此次截获的印度翠蝇为家蝇亚科翠蝇属物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印度翠蝇在粪便停留受污染后,可能会携带各类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污染食物,使人群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中山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何柯伦:“在实施登船前,我们会结合船舶航行轨迹、常见的检疫风险以及船舶内部构造,提前开展风险分析研判,确定检查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切实提升我们登临检疫效能。”
中山港海关立足口岸监管职能,主动加强风险分析研判,针对性开展卫生检疫查验工作,并进一步深化“口岸海关+实验室专家”现场联合监测模式,有效防范虫媒传染病疫情跨境传播风险。据统计,2024年中山港海关累计截获鼠类、蜚蠊、蝇类等输入性病媒生物145批次、共2132只。
记者:区球章 梁境标
通讯员:朱华霞 陈健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