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三角镇光明村新涌经过整治之后,一改以往发黑发臭的旧面貌,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成为三角镇“百千万工程”中三年初见成效的一个生动典型。
新涌开挖于上世纪70年代,全长5.15公里,流经光明村、蟠龙村、东南村等。过去,因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鱼塘尾水、工业园生活污水等全部直排河涌,导致新涌水体发黑发臭,这里也成为了周边居民心中的“一根刺”。
三角镇光明村党委书记杨炎萍:“2023年我们开始治水工程,2024年全面铺开之后,到今年年初我们一河两岸的用户的接入率是100%,生活污水就完全收集好处理过,就不用直排到河里面。”
在治水过程中,村里发动村民参与到治水的全过程,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例如在岸线边腾出空间划设停车位、石板保留用作休闲坐凳等,提高治水的群众认可度和村民幸福指数,真正做到治水为民。
杨炎萍:“我们就根据村民的需求,把我们之前坑坑洼洼的裸露的泥土部分进行硬底化、安装护栏,有一部分保持泥土的性质,让村民进行绿化美化。”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三人根艇公开赛在新涌举办,吸引了来自大湾区的108支队伍、32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村民们表示,看到新涌越变越美,三角镇人气越来越旺,感觉很自豪。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古姨:“通过‘百千万工程’之后这里变得很好,又没有垃圾,又没其他杂物,路过心情都特别愉悦。”
河涌越变越靓,村容村貌也越来越好。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吴姨:“不止新涌的改变,我们周围都很漂亮 ,很整洁,真的觉得心情很舒畅。”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古姨:“家家户户自己‘门前三包’,就算有些树叶都好,全部扫清丢进垃圾桶,因为我们光明村很规范化,垃圾桶几米就放一个,我们也很自觉。”
三角镇光明村村民周健兴:“小时候我也在新涌游泳,后来因为生活污水开始变多了,我们就逐步地减少了在河边游泳的习惯,最近这几年大家都开始在村边游泳了。”
除了河涌大变身之外,周边农房也“穿”上了“新衣”,光明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在三角大地上徐徐展开。
记者:陈梓兴 邓越铿 张智凯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