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近日,一位热心的读者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到了中山纪念图书馆,他提出中山纪念图书馆以及香山书房的建设,为百姓通过阅读提升自我提供了机会,留言最后还提出了两点建议,中山纪念图书馆也马上作出了回应。
这位留言的热心读者是家在中山、工作在深圳的许先生。记者了解到,许先生基本每周末都会回中山,也是中山纪念图书馆的“常客”了。
热心读者许先生:“我比较喜欢去中山纪念图书馆看书,那里的书种类很多,可以找到我自己喜欢的书,而且里面设备也很齐全,现在一个月大概会去两到三次。”
许先生在留言里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希望中山纪念图书馆能在每层楼电梯口旁放置书籍分类牌,便于市民了解每层楼都有哪些类型的书籍,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另一个是希望中山纪念图书馆加快书籍更新频率,尤其创业及投资等实用性较强的书籍。收到留言后的第二天,中山纪念图书馆就联系上了许先生,并积极采纳了他提出的建议,目前已在电梯旁增加了图书分布指引牌,经济类等实用性新书也已经陆续上新。
中山纪念图书馆工作人员张卫:“根据他的建议,我们主要增加了一些关于价值、投资,还有一些创业类型、炒股方面的新书,我们都有上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近几年也买了不少跟经济类相关的图书,每半年会更新一批新的图书上去的,一个是自己买书,一个是市民选书,我们都有更新。”
对于中山纪念图书馆快速落实读者建议的做法,许先生非常开心也非常满意,他是从小在中山长大的“新中山人”,对中山的感情非常深厚,他觉得中山不仅书香氛围越来越浓厚,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城市发展也越来越好。深中通道通车拉近了中山与湾区各城市的距离,中山也一直主动融入大湾区,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也非常及时高效,他未来也打算回到中山发展。
热心读者许先生:“因为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中山,对中山比较了解,比较熟悉,我现在还在深圳这边积累人脉,就想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继续长住在中山,而且也想开办企业。”
中山纪念图书馆方面表示,随着深中通道通车,越来越多像许先生这样的年轻人经常活跃在深中两地,他们的意见建议也代表着两地青年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共同需求,接下来,会多措并举继续加强公共文化阅读空间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度、便利性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在深中融合上尽“文化”之力。
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张细言:“我们中山纪念图书馆作为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图书馆,还有我们分布于城乡的香山书房,还有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而且空间资源、其他方面的配置也是比较高,可以比较好地满足深中两地青年或者市民的需求,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深圳市民、中山市民到我们图书馆、公共文化场馆休闲、体验、提升自己。”
记者:郑玉华 吴剑文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李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