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今天是除夕,祝电视机前的各位街坊,节日快乐、阖家幸福!每次过年的时候,关于广东人派红包的话题总会登上热搜榜。原因是,在国内很多省份的红包,最低消费基本都是几百元、上千元级别,但在广东就是五块、十块起跳,上百元已经算是“土豪”级别了。这样的金额,对于派红包和收红包的人来说,都不会有太大负担,所以有网友就将广东利是“讲心不讲金”的文化,称为“红包界”的清流。广东人派利是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听听街坊和民俗专家怎么说。
年廿八上午,刚刚做完大扫除的娴姨马上掏出了新买的利是封开始包利是。
街坊娴姨:“一般包利是都是5元、10元,传统下来都是这样,最亲的亲戚就20元,子女、孙子 ‘封顶’50元,不少了,见到人跟你说句‘恭喜’,或者邻居都要给一封利是。”
今年大二的何沛霖表示,身边不少外省同学收到的新年红包普遍都是500元起步,她觉得广东利是更实在,钱多钱少不重要。
学生何沛霖:“我觉得无所谓,毕竟每个地区的文化或者传统习俗都不一样,无论是金额的多少 ,只要长辈给了你就代表这个心意,只要把这份心意传递下去就好了。”
广东派利是“讲心不讲金”的传统,深受新中山人的欢迎。
街坊冷阿姨:“我们四川的红包一般都是派100-200元,自己的小孩一般都是500元,像邻居这些就不派了,我1999年来中山,就跟着同事按中山的风俗来,广东的习俗非常好,这样有趣味一点, 小朋友嘴巴很甜的都会说‘奶奶 新年快乐’给个红包他就很开心,大家经常见面也觉得很亲切。”
有街坊就表示,广东人派利是讲究好意头,注重传递节日祝福,而且也不要小看一封利是5元、10元,每年正月派出去的利是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街坊谢女士:“我觉得派得还挺多的,街坊或者小朋友或者同事的小朋友,比如在小区住了这么久,看到保安、清洁阿姨,过年都会派利是,一年下来可能都要大几千,还是挺多的。”
有中山民俗专家表示,广东的“利是文化”源于中原地区,“利是”为古汉语的表述,一直被广东人传承至今。
中山民俗专家邱健球:“利是寓意本身是祝福,不是攀比,广东人的务实也让利是哪怕是在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今天,面额变化也不大,包括经济发达的港澳地区,他们派利是都会派一个‘大饼’,就是寓意金银满屋。”
邱健球表示,派利是过程中双方都会说一些吉利的说话,利是更多的是表达祝福和祈盼。
邱健球:“在至亲的人里面,派大封一点的利是,比如50元、100元,我们通常说大利是,是因为也想借这个机会,给点钱给自己的亲人去买点东西,我觉得应该保持,‘利是’的真正意义只是一种祝福,利是利是就是说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带有这种寓意在里面。”
记者:陈超明 余德权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