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25年信息学中国国家队选拔圆满落幕。中山纪念中学高三学子刘海峰成功入选第37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成为广东唯一入选学子。
刘海峰从小学开始对信息技术、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初中开始他就履获信息学的全国性奖项,在去年更以全省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省队,并在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成功保送清华大学。对于此次入选,自己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
中山纪念中学学生刘海峰:“信息学主要还是靠自学,脚踏实地,没有什么特别快的方法,做题应该不需要太多,我觉得主要是注重做题时的思考,以及和别人的交流,只要通过的题我基本不会去回顾。”
刘海峰告诉记者,成长路上离不开家人支持以及学校老师、教练的全力护航,当他遇到“瓶颈期”时,也是教练给他指引了方向,接下来他会全力备战。
刘海峰:“我接下来就继续训练,多打一打外国的比赛,因为国内的比赛和国外的比赛,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接下来也会努力为国家拿到一个好名次。”
本届信息学中国国家队选拔历经近半年时间,从2024年全国决赛中脱颖而出的50名金牌国家集训队队员,历经长达数月的训练和多场测试,层层选拔,最终诞生4名成员。而刘海峰成为广东唯一入选的学生。
中山纪念中学信息学竞赛总教练熊超:“国家队的选拔是要经过很多轮的测试,还有写论文,最后用英文自我介绍,然后再进行论文答辩,整个国家队的选拔过程是非常综合,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山纪念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梁世峰:“我们的教练团队非常优秀,迄今为止,已经有4名信息学的学生进入了国家队,征战世界奥林匹克比赛,而且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中山纪念中学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校先后组建“强基班”、成立少年科学院、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科普教育基地。
梁世峰:“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空间,我们有空间才有发展,没有高品质的思维就没有创新,同时我们还关注到校家社的联动,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到比较好的高度。”
记者:严瀚英 余德权
一审:古淑雯
二审:牛宇华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