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202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024年,中山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成绩亮眼,不仅新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阁”58个,还创新中医特色医保支付方式,升级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等。如今,街坊们正在享受更便捷、价格更低的中医服务,就医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的中医馆,姬阿姨正在接受督脉灸治疗。每个月,她都会就近在“家门口”接受中医理疗。
街坊姬阿姨:“像我这个腰肌劳损,西医就只能吃止痛药,经常吃止痛药吃多胃又不行,所以我就来做这种康复理疗,感觉就比较好,这里人少,比较安静,另外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也好,这点我就很喜欢,疗效也不错。”
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开设了中医馆,占地1400平方米,共有3间诊室、7间治疗室、22张床位。去年,中医馆完成升级改造后,实现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能够开展8类1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组长卢引弟:“来的患者主要以疼痛为主还有就是调理方面,疼痛最受欢迎的就是做针灸、理疗,中药熏蒸这些项目,调理的话就是三伏天灸,还有督脉灸、中药足疗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些项目。”
据了解,2024年中山累计改造提升的镇街医疗机构“中医馆”已达30个,同时还新增建成5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阁”,更多群众得实惠。
卢引弟:“开展的项目多,群众的需求量就得到了满足,他们就可以不用到三甲医院去挤、排队,而且在我们社区医院只要居民有买门诊社保的话,我们这边报销比例都占七到八成,所以有补贴的话,算下来会比较实惠。”
除了“家门口”看中医变得更加方便,学习中医文化知识也有好去处,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作为中山市文化地标与中医药知识普及的重要窗口,2024年进行了系列软硬件升级改造,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文化”完美融合,不仅提升了场馆的品质和形象,更为市民游客搭建了更好的学习、体验中医药文化平台。
中山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肖小华:“增加了很多的体验区,比如我们二十四节气的展示,还有我们茶饮的品尝区,技术展示方面我们是引进了现代的一些技术,比如像全息投影 、讲解的小机器人等,都会增加我们游客的体验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市中医院还特别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不断加强与学校的互动。
肖小华:“我们和西区中心小学共建中医药薪火传承示范学校,邀请我们的小学生进入我们中医药文化馆,进行‘小小讲解员’的培训,也有我们的医生去学校里边授课。”
记者:陈梓兴 陈大钧
一审:古淑雯
二审:李紫昭
三审:蒙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