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横栏镇贴边村“工改”赚大钱,“工改”项目利源工业园租金收入较“工改”前大幅增长约40倍,村集体有了钱,村民福利也随之增加。
利源工业园目前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两栋9层高的现代化厂房,配套停车场、电梯和员工宿舍楼,成功招引两家规上企业,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中山市明彩智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新招引的规上企业之一,从横栏镇新茂村的旧厂房搬到这里,正好契合了公司全新的发展机遇期。
中山市明彩智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龙:“疫情其实是加速了我们的海外市场贸易的大量增长,这里的现代化工业园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吸引,未来可能会在员工的数量上增加两三百人,而且我们数字化转型这里的基建条件非常好。”
在“工改”前,这里是一片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简易锌铁棚厂房,11家“小乱散污”企业集聚,年产值300多万元,年租金收入仅20多万元。不过,所谓“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要清退原租户进行“工改”,对于村集体来说也是一种“阵痛”。
横栏镇贴边村党委书记梁玉萍:“就算亏也只是20多万元而已,借着现在大湾区的发展,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认为要‘工改’,改了之后起码营商环境都好了很多,那块地原来是没有土地证的,改了之后我们办了国有土地证,土地价值高了很多。”
这片33亩地块权属于村集体,推动“工改”容易达成共识,不过,为了清退原有租户,贴边村下了苦功。
横栏镇贴边村党委书记梁玉萍:“因为11家租户他们的意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出的方案很多人都不认可,一开始是集体谈把他们叫到一起谈,之后就个别和他们谈,这个时间都要超过一年。”
“工改”之后,这块用地的容积率从0.89提升至3.5,年租金收入增长至近960万元,增幅高达约40倍。
记者林绮武:“三年前因为中江高速的扩建,贴边村当时唯一一个健身广场拆除了,三年来附近的村民群众强烈要求恢复这个健身广场,但是因为村集体没钱一直没办法恢复,直至这次的‘工改’项目使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从去年的12月开始,这个建设工程正式动工。”
贴边村计划投入600多万元建设这个健身广场,正在施工的一期项目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五人足球场、乒乓球桌和健身区等,预计春节后完工投用。
横栏镇贴边村村民杜润光:“目前群众休闲健身没有地方去,那些年轻人打篮球也没地方去,村民的要求呼声很高的,很感谢上级推行‘工改’,‘工改’之后土地效益提高了,我们村的收入也提高了。”
附近小区居民易先生:“感谢政府,小孩、大人都能健身,我们住在附近小区到这里玩也方便。”
中山“工改”攻坚三年来,截至目前,横栏镇已全面完成市下达任务,拆除面积达2600多亩,涉及123个项目,报建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目前完工面积占比近50%。
横栏镇党委副书记赵鹏:“市委书记郭文海之前来调研的时候提到,要打造横栏与古镇的一体化发展,打造一个万亩级的跨镇街的产业平台,我们目前推的三沙‘工改’项目,就在这个平台的核心地段,所以我们接下来的重点,会聚焦到三沙产业园的改造项目上来。”
记者:林绮武 吴剑文
一审:古淑雯
二审:苏文颖
三审: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