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系电话:0760-23321128、0760-23321266

新闻报料:114、13928182333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760-86939360    邮箱:zbs2021@zsbtv.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0-869393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20016号  粤ICP备19057445号  Copyright © zsbtv.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中心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一幅油画 《父亲》见证了改革开放大时代

2018年12月18日 新华网

  罗中立(右)在“聚焦西部人文情怀”活动现场。记者 熊明 摄

  罗中立创作的油画作品《父亲》。记者 熊明 翻拍

  1980年12月15日《重庆日报》3版,刊发了《人民,是我们的父亲》一文。

  庞茂琨油画《被直播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1980年12月15日,《重庆日报》第三版刊发了一篇题为《人民,是我们的父亲》的评论,作者田雁宁(署名雁宁)讲述了他在四川省展览馆观赏油画《父亲》的感受,文章左侧还配发了《父亲》图片。

  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油画《父亲》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朴实的情感力量,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所以,田雁宁的这篇评论一经刊发,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重庆日报》收到上千封来信,足足装了五麻袋。

  《父亲》的作者便是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家罗中立。1980年创作完成这幅油画时他才32岁,在川美读大三。1981年1月17日,《父亲》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轰动全国。

  “改革开放初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激情澎湃的时光。改革开放后举办的第一次全国青年美展,让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一举成名。”罗中立说,是改革开放成就了《父亲》。

  用巨大画幅表现农民形象

  画中的老人目视前方,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和金黄色的背景形成强烈对比……《父亲》高215厘米、宽150厘米,罗中立用巨大的尺幅,表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形象。

  罗中立为何会创作这样一幅油画呢?12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川美虎溪校区采访了罗中立。

  1977年,29岁的罗中立考入川美油画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在此之前,他在四川达县(今达州市)插队,在当地一个钢厂做了10年锅炉钳工。

  “1980年,筹备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消息发布后,同学们都非常踊跃。为了避免题材撞车,我将目光锁定在曾经插队的大巴山。”罗中立回忆,创作《父亲》的最初灵感是1975年除夕夜偶遇的一位守粪老人,老人在冬夜流露出麻木、呆滞的神态,让他感触颇深。

  《父亲》创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修改,最终定稿去除了场景和情节。罗中立说,为了表现皮肤粗糙的质感,营造出照片的效果,他还在油画颜料里加了些馒头渣。

  父亲的眼中应该传达出什么?是劳动的辛劳,还是丰收的喜悦?罗中立一遍遍试过后,又刮掉了油画墨。有一天,罗中立发现画中没有点睛的眼睛,迷茫中带着渴望,这突如其来的灵感让《父亲》的艺术内涵更加深邃。有评论称,这双没有点睛的眼睛,映照出了时代的模样。

  罗中立说,站在《父亲》前,会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把画幅加大的原因。作品送到北京参展前,他听取别人的建议,在“父亲”的耳朵上加了一支圆珠笔,表明这是一个新社会有文化的农民。

  获奖前一个月《重庆日报》刊文

  “作者通过这个真实感人的形象发出呼声,要那些出自农村、来自人民的将军、部长、书记、主任,一切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的人,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人民,是我们的父亲。要永远把为人民谋利益放在第一位。”田雁宁在《人民,是我们的父亲》中这样写道。

  田雁宁从1979年8月开始在《重庆日报》发表文学作品,写下《人民,是我们的父亲》一文时,他还在达县师专中文系就读。12月2日,田雁宁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他回忆,这篇文章是当时《重庆日报》副刊组组长杨本泉向他约稿的,写的是他和罗中立交谈以及欣赏了《父亲》之后的感受。

  “罗中立在达州插队时,擅长画宣传画,我同样热爱文艺,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田雁宁说,1980年的一个秋夜,罗中立来到了他的宿舍,“他谈起《父亲》时特别激动,我能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一位善良朴实的农民形象。”

  不久后,田雁宁来到四川省展览馆,欣赏了正在这里展出的《父亲》。接到杨本泉的约稿后,他写成《人民,是我们的父亲》一文,发表在1980年12月15日《重庆日报》的第三版上。这是《重庆日报》对《父亲》的最早报道,也是全国报刊中较早报道《父亲》的文章之一。

  文章刊发近半个月后,《重庆日报》收到上千封来信。“1980年12月末,我来到报社,看到来信装满了5个麻袋,非常震惊。”田雁宁说。

  结束在四川省展览馆的展出后,《父亲》于当年12月被送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并于1981年1月17日获得一等奖,引发美术界大讨论。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在《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一文中指出,“在美术创作中多年不见较深刻地描绘农民的情况下,这一作品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艺术创作中表现这种真实的美还需要有点勇气。”

  “今天,从技术层面来讲,很多人都能画出这样一张画,但那时却不易。是改革开放成就了《父亲》,《父亲》也代表了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罗中立说。

  川美教授,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林说,《父亲》有着永久性的意义和价值。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因为《父亲》等一批伤痕美术作品的出现,川美才走在了美术方面思想解放的最前沿。时至今日,谈起改革开放40年中国美术发展,都必定会谈到《父亲》。

  以6米高雕塑致敬《父亲》

  《父亲》在获奖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该馆“镇馆之宝”级别的藏品。2015年《父亲》原作在渝展出,是《父亲》在35年间首度回渝。2015年6月19日,“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展。展览开幕当天,重庆日报刊发了题为《时隔35年 罗中立油画〈父亲〉“回家”》的通讯,对《父亲》“回家”以及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来渝展出作了重点报道,引发市民观展热潮。

  “我在展览现场碰到了一位女士,她告诉我她十几岁的儿子被这幅画感动流泪了。”罗中立说,“音乐、舞蹈、体育都可以催人泪下,但一幅平面的油画让许多人流泪,是我创作时没有料到的。”

  罗中立担任川美院长17年,于2015年退休。在这些年中,他付出了最多心血的作品是川美虎溪校区。“虎溪校区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留学归来后,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理念,展现我们价值观的一件作品。”他说,对美的追问、对农耕文明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体现在校园中。

  2015年,罗中立美术馆建成开馆。以艺术家个人名义建馆并命名,在国内并不多见。美术馆建筑整体呈围合布局,像是放大的乡村院落。建筑轮廓也被塑造成粮仓的形状。这座看似华丽的建筑,同样体现着罗中立的乡土情怀。

  罗中立透露,今年底,一件6米高的雕塑《父亲》将被收藏在罗中立美术馆中。入馆后,他会和学生一起用画笔描绘出头像的细节。

  “这件巨型雕塑,是对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父亲》的致敬,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罗中立说。

  重庆当代艺术40年亮点频出

  《为什么》《父亲》《春风已经苏醒》……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反思历史、关注乡土的艺术作品在重庆诞生。如今,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当代艺术发展如何?涌现出哪些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12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林在重庆501艺术基地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乡土绘画在中国画坛崛起

  “重庆当代艺术发展离不开川美。改革开放40年来,川美培养的众多艺术家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王林说,川美如今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这样的局面离不开改革开放初期,川美“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奠定的基础。

  1977年,高考恢复。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等川美77级、78级学生创作出一系列反思历史、思考农村生活的油画,如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这些作品让中国艺术界为之震动。

  “因为这批作品的出现,川美成为中国当时引人瞩目的美术学院。”王林分析,川美77级、78级学生让中国艺术界瞩目的原因有二: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川美求学前从事过美术实践,有一定积累;川美以创作带教学的艺术教育思路,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艺术创作。

  “自选作品展”营造自由氛围

  王林介绍,“85新潮美术”出现在伤痕美术、乡土绘画之后,这一美术浪潮的出现以1985年“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为标志,随后各种艺术群体及美展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般展开,改变了过去美协一统天下的艺术格局。

  在美术界创作与讨论空前活跃的背景下,1985至1989年,川美在该校陈列馆举办了十余次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展览贯穿了整个“85新潮美术”时期。王林说,“自选”指的是展品不拘内容和形式,这种展览方式营造了自由的创作氛围,也鼓舞了师生大胆创作。

  “当时,学生已不满足于川美在改革开放初期取得的成就,他们逐渐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个人风格。”王林说,随着当代艺术如火如荼地发展,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普遍注重自我表达,涌现了张晓刚、叶永青、庞茂琨等一批艺术家。

  经济发展促进艺术市场活跃

  王林指出,1989年至2008年是中国艺术市场颇为活跃的一段时期,这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有关。“许多艺术家通过出售作品,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说。

  但是,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艺术家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造成了艺术作品人文价值的淡化,作品充斥着商业气息。在这样的背景下,批评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展览之中。王林说,上世纪90年代初,川美的艺术批评、策展力量异军突起,使之逐渐成为中国艺术批评重地。

  艺术批评家立足重庆,放眼全国甚至世界。1996年,王林策划了第一届上海双年展,这是中国大陆首个双年展,罗中立、叶永青、周春芽等艺术家参与其中。同年,川美唯一的理论院系——美术学系成立,川美开始培养既懂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又能掌握艺术创作基本技能的人才。目前,从川美走出的批评家、策展人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化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艺术也走向了国际化。”王林介绍,2017年10月,来自70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150多件作品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群展中亮相,张晓刚等多位毕业于川美的艺术家参与其中。

  王林说,艺术家从埋头创作作品到注重和国际交流,正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当代艺术见证并反映了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11月,作为2018重庆(国际)影像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川美等主办的“时间之镜”首届重庆实验影像双年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王林认为,影像化是当代艺术发展到现阶段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对实验影像这样的新事物要持包容态度。”

  目前,重庆的当代艺术创作在全国是一流的,但场馆设施和展览水平较上海等地仍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的。”王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