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是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今天(10月26日),是治水攻坚三周年,三年来,中山始终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对流经居民区的河涌提高治理标准,曾经被央督点名批评的河涌现在焕然一新,成为一批“污点变亮点”的样板河涌。各镇街不断擦亮水文化名片,发展河滨新业态,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丰富了河滨集市休闲景观带,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
五桂山旗溪村是中山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如今的好环境和高人气有治水的功劳。流经旗溪村的沙爷河曾是劣V类水体,污染来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经过五桂山街道的大力整治,沙爷河已稳定在III类水质以上,实现阶段性治理目标。
五桂山街道水务事务中心主任张子浩:“主要我们还是通过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对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污、铺设污水管道,将他们的污水收集进来,截污之后水质就有了明显改善。”
旗溪村的河边公园绿地会不定期举办创业集市、金色大地音乐会、香草生活节等活动,村民可以在河边摆摊创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五桂山街道旗溪村创业企业负责人刘女士:“这条河涌很好,水也很清澈,到了周六日这里都很多人在河涌里面玩,尤其是在夏天,就在河涌里面捞鱼,真的是非常美好。”
青岗涌总长1200米,在整治之前,青岗社区和工业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都流入青岗涌,造成河涌黑臭严重,周边居民怨声载道,同时也被央督通报点名批评:“河水如黑芝麻糊一般”。近年来,大涌镇对青岗涌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原来重度黑臭、长期劣V类的水质,如今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水质基本稳定在V类水以上。
大涌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志华:“青岗涌流域的‘散乱污’企业比较庞大,污废水散排比较严重,像我们所处这一片之前都是锌铁棚,也是属于低效工业厂房,因此我们镇加大了环保的安全执法力度,对累计3100亩的‘两违’厂房实施集中整治,清退‘散乱污’的低效厂房2000多亩,从源头消除污废水乱排、超标排放等问题。”
河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青岗涌“一河两岸”变成了周边村民休闲散步的景观带,这里有青岗社区唯一的沿河碧道,同时带动了青岗涌周边农文旅的融合发展。
大涌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志华:“我们在青岗涌上游建设了社区体育公园和篮球场,今年10月1日至3日,该篮球场成功举办了2024年度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山篮球邀请赛,赛事举办不仅极大提高了,本地村民的幸福感和荣誉感,这也是青岗涌治理好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赛事。”
大涌镇青岗社区居民郑婆婆:“现在一河两岸也搞得很美,公园装扮得很美,晚上很多人出来散步。”
在中山市中心城区,市民的感受更加明显。石岐街道辖区内共有河涌15条,在整治之前,有大部分都属于劣V类水体,还有被央督点名的黑臭河涌莲兴涌。近两年,石岐街道下大力气推进治水工作,按照分批分片拼图式的方法进行水体治理。同时,注重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对群众影响大的、突出的问题。
石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宝良:“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河涌与排口的截污,暗涵的清疏以及部分源头单元的雨污分流改造,相较于2022年以前河涌黑臭的情况,现在我们15条河涌已经全部消除黑臭,水环境改善取得初步成效。”
石岐街道居民谭叔:“在改造之前,莲兴涌是很臭的,很多污水,路过这段路都要戴口罩,现在这条河涌改造之后,河涌的水清了很多,我们散步都看到有鱼在河里游动。”
莲兴涌附近商铺店主李先生:“黑臭水体的时候,人都不想在这里走,现在经过改造之后,周边的居民都经常在这里散步,从而都会带动我们在这里经营商铺的经济效益。”
莲兴涌等河涌的河水最终汇入岐江河,石岐街道水环境质量逐步向好,也让岐江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居民来到江边休闲娱乐,推动“岐江夜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石岐街道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兴中广场等地举办了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社会反响热烈。特别是春节和国庆期间举办的活动,更是人气火爆。
石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宝良:“国庆期间的活动,进场人数累计超百万人次,也是近年来最多的,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每天晚上步行街、兴中广场一带人头攒动,香山剧场成为新的热门打卡点。”
中山市治水办技术组组长、市水务局副局长梁剑喜:“去年中山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现在一条条黑臭水体,变身成生态河、网红河、打卡点,一河两岸成为群众亲水、乐水的慢空间,年轻人创业、消遣的休闲地。”
记者:邝献武 梁境标
一审:刘莉云
二审:李紫昭
三审:李志行